星期五, 10 10 月, 2025
Google search engine
Home今日头条“天涯共此时”:中国少年爱乐乐团加拿大全程奏响——从渥太华到多伦多,一曲黄河连两城

“天涯共此时”:中国少年爱乐乐团加拿大全程奏响——从渥太华到多伦多,一曲黄河连两城

当枫叶正红,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中国少年爱乐乐团用一趟横跨安大略的音乐之旅,把“音乐无国界”的命题,写进了渥太华与多伦多两座城市的秋夜。

地标开场:瀑布作幕,少年为笔

9月22日,乐团在尼亚加拉瀑布前奏起首支序曲。奔腾的水雾与琴弓的振动同频,行人驻足,手机举起——《茉莉花》的清香在水气里“可视化”,成为许多国际游客认识中国旋律的第一帧。两天后,乐团在国会山百年圣火台前快闪,《茉莉花》《第二号丹宗舞曲》回响国会草坪。渥太华居民约翰逊女士说:“电视里喜欢过《茉莉花》,现场的震撼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第二天我就去买了票。”


渥太华篇:千人同听,“黄河”入城

9月25日晚,重头戏**“中国银行之夜·天涯共此时”交响音乐会在Meridian Theatres @ Centrepointe**上演。

  • 规格与主题: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同时庆祝中加建交55周年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
  • 到场嘉宾: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致辞;联邦参议员吉尼亚克等到场;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致贺信。
  • 节目结构:在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金野执棒下,以施万春《节日序曲》开篇,《炎黄风情》里的《对花》《茉莉花》《紫竹调》唤起集体记忆,《第二号丹宗舞曲》把气氛点燃。
  • 高潮瞬间:下半场《黄河大合唱》合体渥太华联合合唱团与加方歌唱家:女高音Len Torrie深情演绎《黄河怨》,男高音Emmanuel Solomon与中国音乐学院男中音高鹏对唱《河边对口曲》。尾声时,金野转身面向观众,邀请全场合唱《保卫黄河》——舞台与座席的界限在合唱的海潮里消失。

Len Torrie: “以为是12—17岁的‘学生水准’,没想到彩排一听被震住了——声部准确、细节到位,和专业乐团有得一比。”
附中李同学: “这是我入学五年来最满意的一场。能在国际舞台上,与加拿大艺术家共同完成《黄河》,一辈子难忘。”

多伦多篇:不止“复刻场”,而是“再创作”

平衡视角从这里开始——9月26日,同一主题音乐会移师北约克 Meridian Arts Centre(George Weston Recital Hall),多伦多给出了自己的“加码”:

1)本地合唱军团加入,声音更厚重

高校校友艺术团派出40名优秀团员,与多伦多清华校友合唱团、爱乐合唱团、长江合唱团联合出阵,携手来自中国的中国音乐学院学生交响乐团共筑“黄河”声墙。《怒吼吧,黄河》落定,观众久立不散,应声返场再唱《保卫黄河》,把全场情感推至“第二个高潮”。

2)城市嘉宾加持,文化语境更立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支持、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指导的“中秋系列全球统一品牌活动”框架下,

  • 文化参赞王彦军商务参赞刘林林
  • 列治文山市市议员崔冰辉
  • 以及多伦多艺术界的诸多名家到场。
    这不是一次单向度“巡演抵达”,而是本地文化共同体的参与式上演

3)舞台语言更完整:从朗诵到加演

  • 正式演出前,由琴谣乐坊、Strings Ballad Workshop带来加演,暖场不“喧宾”,却“先润物”。
  • 朗诵由资深主播郭然担纲——三十余年跨国新闻与大型事件采访功力,赋予《黄河之水天上来》段落叙事张力声腔线条,把“文字的河床”铺好,让合唱水势更有承托。

为什么说多伦多不是“复制渥太华”?
因为:合唱编制更在地(校友+社团的广泛动员)、节目肌理更完整(朗诵与加演的戏剧化编排),以及**“中秋品牌—城市观演”**叙事的嵌入,让北约克这一站呈现了与首都不同的审美层级与社区温度。


双城之外:使领馆里的“室内乐温度”

恢宏之外也有“绵密”:

  • 9月26日,北京时间同日晚,四位学生与一位老师应邀赴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国庆招待会,弦乐四重奏奏《紫竹调》《茉莉花》,女高音独唱《我和我的祖国》。
  • 9月27日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招待会再度献演——弦乐九重奏《茉莉花》《紫竹调》《红河谷》,男女高音合唱《我爱你中国》。
    从千人厅到会晤厅,同一组旋律以不同编制与体量,完成“国家叙事—城市文化—侨社情感”的三重对焦

这不仅是一台音乐会,更是一次文化共创

  • 专业度:中国少年爱乐乐团的系统训练与加方职业歌唱家、合唱团体的成熟合拍,使《黄河》从“曲目”变成“事件”。
  • 参与度:渥太华的国家地标、北约克的市民文化中心,让音乐进入城市日常的公共空间
  • 在地性:多伦多合唱团与朗诵、加演的加入,证明“国际项目”只有与本地生态互相成就,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尾声:当我们一起唱《保卫黄河》

从瀑布的水汽,到国会山的风;从渥太华的千人合唱,到北约克的返场再唱。音乐把两城连成一条河

  • 她流过历史与当下,
  • 流经专业与民间,
  • 在不同的空间里,与不同的人一起激荡

中国少年爱乐乐团这次访加,不只是一次高水准的演出巡回,更是一次共同体的生成
渥太华与多伦多,两座城市在同一首《黄河》里,共鸣、共情、共唱。这,就是文化交流最美的样子。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 Advertisment -
Google search engine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