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诺贝尔和平奖只取决于“战争与和平”这道简单题,那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或许真有机会夺得桂冠。

当然,他的政府一边在法院中试图关闭“美国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一边又把国防部变成了“战争部”。
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朗普确实花了不少椭圆形办公室的时间来“斡旋”国际冲突。
当本周五挪威奥斯陆宣布从338位提名候选人(其中244人为个人、94个为机构)中选出的得主时,他大概也会屏住呼吸。
🕊️ 特朗普眼中的“和平缔造者”
被认为有望获奖的还包括:
- 苏丹“紧急应对网络”(Emergency Response Rooms)——一个为内战受害者提供粮食、医疗和后勤支援的社区体系;
-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
- 国际法院(ICJ)。
但特朗普显然认为,自己最配得上。
去年6月,当他宣布“促成卢旺达与刚果(金)签署和平条约”时,特朗普抱怨道:
“我不会因为这个得到诺贝尔奖——就像我没因为阻止印巴战争、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冲突、维护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和平,或推动‘亚伯拉罕协议’(以色列与阿拉伯、穆斯林邻国关系正常化)而获奖一样。”
“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拿到诺贝尔和平奖——包括解决俄乌、以伊冲突——但人民知道,这就够了!”
他在7月声称“亲手结束了七场战争”,这说法颇受质疑。
但本周二,他与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会面时又补充道:
“全世界几乎每个国家都称赞我提出的20点加沙和平计划。”
——这在他自己的统计中,意味着他已“解决”了第八场战争。
在特朗普看来,联合国几乎都站在他这场“追逐诺贝尔”的征途上。
然而,公开场合与私下表态往往大相径庭。
👑 他渴望成为精英圈的一员
按理说,一个反精英、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领袖,应当像**格劳乔·马克思(Groucho Marx)**那样——
蔑视任何“愿意接纳他入会的俱乐部”。
但特朗普显然不是。
他对“贵族光环”无法抗拒——被王室接见、受精英组织邀请、登上全球上流社会舞台,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荣耀。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正是这一类人中的稀有存在。
根据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
奖项授予那些“为促进各国友谊、减少常备军、推动和平会议而作出最杰出贡献的人士”。
🏛️ 历史上,美国总统确实得过
自1901年首次颁奖(瑞士红十字会创始人与法国政治家获奖)以来,
诺奖评审一向重视“努力”而非“结果”。
20世纪20至30年代,多位得主致力于防止法德再战——尽管最终没能阻止希特勒上台和二战爆发。
评审也对中东问题情有独钟——曾四度将奖项授予处理以阿冲突的努力(包括1957年,加拿大外交官莱斯特·皮尔逊获奖)。
此外,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亦屡被肯定:
4位美国总统(罗斯福、威尔逊、卡特、奥巴马)以及多位国务卿都曾获奖。
这些都可能让特朗普心生幻想。
但同样多的理由也让他与奖项无缘。
🚫 为什么特朗普几乎不可能得奖
诺贝尔委员会钟爱那些致力于国际合作、应对全球问题的机构——
如欧盟、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联合国维和部队与国际特赦组织。
而特朗普政府在上任头九个月就退出或切断了以下机构与协议:
- 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
- 世界卫生组织(WHO)
- 巴黎气候协定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还用巨型钻地弹轰炸了伊朗核设施,引发核辐射担忧,促使伊朗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124年来,诺贝尔委员会表彰的,是帮助移民、强化国际法、克制武力冲动、维护合作精神的人。
而特朗普的美国,却派出移民执法局特警在全国搜捕、驱逐那些“疲惫、贫穷、渴望自由呼吸的群体”——
正如作曲家以赛亚·柏林在1949年音乐剧《自由小姐》中所写的那样。
🕊️ 大胆预测
诺贝尔和平奖象征“通过对话实现和平”,
而特朗普奉行的,却是“以威慑求和平”——
一种以武力、威胁与报复为核心的哲学。
究其根本,
也许特朗普追逐这枚金色奖章的真正理由只有一个——
那是世上唯一一块,他的财富买不来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