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持续飙升,越来越多的年轻加拿大人发现“拥有住房”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么,终身租房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持续争论:租房与买房孰优孰劣?
买房与租房之争由来已久,财经专家与潜在购房者们对此意见不一。传统观念认为:买房可以积累长期资产并带来稳定,而租房则具有灵活性且前期成本较低。
《富有的租客》(The Wealthy Renter)一书作者亚历克斯·艾弗里(Alex Avery)坚信租房依然是好选择:“每个人情况不同,需求也会随时间变化,但我仍坚定认为租房是一个很棒的选项。”
尽管自2016年出版此书以来,租金已大幅上涨,但艾弗里表示,租房的整体成本依然低于买房,且风险更小。“人们通常拿房贷月供和房租作对比,但房贷只是买房成本的一部分。”买房涉及的费用还包括:公证费、中介费、地税、房屋维修、保险等。
买房真的稳赚?反方观点提出挑战
不过,温哥华地产经纪欧文·比格兰德(Owen Bigland)给出了不同的计算。他指出:以温哥华为例,一间一居室的平均租金已达2800加元。若一生租房到65岁,租金总支出将超过130万加元,“而你什么都没留下。”他质疑:“这怎么叫省钱?”
即使房租低于月供,多数人也不会把省下的钱投资或存下,而是花掉——这成为租房模式的一大软肋。
麦吉尔大学副教授塞巴斯蒂安·贝特米尔(Sebastien Betermier)指出,许多加拿大人缺乏储蓄纪律,而租房或买房都存在各自的财务风险。
一项由安省医护人员养老金计划与Abacus Data合作的民调也印证了这一说法:超过三分之一的加拿大人存款不足5000加元,许多房主越来越依赖住房净值来维持退休生活。
拥房派:资产保值 + 税收优惠的双赢
比格兰德因此力挺买房。他鼓励人们通过偿还房贷建立资产,并享受未来房价升值带来的红利:“自住房是加拿大唯一真正的避税工具。”他认为:“从某种角度讲,你是在向自己‘租房’。”
此外,他还指出大多数银行的按揭贷款都附带房屋净值信贷额度(HELOC),未来如有紧急需要可不卖房即可获得资金。
租房派:别把家当成投资工具
但艾弗里并不买账:“这种逻辑假设了房产比其他投资更安全,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他指出,不少地方的房价会下跌,就业市场也在变化。
他建议将资金投入注册退休储蓄账户(RRSP)、免税储蓄账户(TFSA)和首次购房者储蓄账户(FHSA)等长期投资工具,也可以学习指数型ETF等理财方式。
他并不反对买房,但警告称:如果你是为了投资才买房,那是“目标错位”。“一个是解决居住需求,另一个是为了致富,不该混为一谈。”
折中建议:按需而定,量力而行
比格兰德则认为两者可以兼得。他认可某些情况下租房更合适(如即将换工作),但若你能在一个地方稳定8到10年,那就该考虑购房。他建议首购族从交通便利的老楼着手,这些楼常常位于有潜力的地段,“10或15年后,开发商可能会收购,你就有了退出策略。”
“哪怕你是蓝领,只要能拿出4万加元首付,暂时不买车,也完全可以实现买房梦。”
新闻来源: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real-estate/article-canada-home-prices-renting-buying/